01
我今天想讲的不是商业的本质是什么,而是商业有哪些常识我们应该坚持,为什么坚持常识那么难?
做企业要盈利,有些人觉得我不要盈利,要烧钱,把对手都烧死了之后,剩下的市场都是我的。
有些人觉得负债要控制,但有些企业觉得我就是要高负债,负债越多人家越怕我。
要以客户为中心,这也是商业的常识,但是很多人热衷于各种开会,可能很少把时间花在客户身上。
我认为,好产品应该是造出来的,明明自己的产品不好,有些人觉得是电商把我的营销渠道变得更难、竞争更激烈等等。
比如一个商业常识:“要投资未来,就要投资科技,投资人才等”。这些问题是非常清楚,但为什么我们很难坚持呢?
有些原因非常清晰,比如做投资,我们都觉得应该在5000、5000点的时候会更谨慎一点,但那时会很贪婪,2000、3000点投资的价值出来了,这个时候应该贪婪一点,但你反而变得非常恐惧,这就是人性。
有太多的诱惑和恐惧,总是跟人性做斗争。
另外一种情况,有时候变得过分自信,40年改革开放,有些人说我以前就是这么做的,别跟我讲这套,我每次都赌对了,凭什么这次会错?世界已经变化了,原来那套已经不灵了,但你还在赌,能不输吗。
还有一种人,的确过度不自信,本来过度自信的怕互联网来了,被马爸爸(马云)打趴下了。
当然,有时候是累了,20、30年累了,开始懈怠、懒惰,开始找借口,开始所谓找接班人,觉得找一个接班人,找一批人进来,都是博士,都是空降的,都是很有经验的,其实是为自己的不作为、想偷懒找了一个借口而已。
02
怎么避免这些问题?提几个想法:
第一,找到商业背后的逻辑。
大家能走到今天,都有非常好的商业直觉,能够感觉到客户的需求是什么,商业的模式应该往哪里走。
但这种直觉会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人性的弱点,或世界的变化、敏感性不够等等被扭曲。
光有直觉不够,应该寻找到直觉后面的商业逻辑是什么。很多方面重直觉,轻商业逻辑的寻找,这是我们的弱点。找到商业逻辑之后,很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商业逻辑的背后给定条件是什么。
任何一个人做事,都是在给定条件下完成的,一个是自己有什么条件,第二,外界能给你什么环境。
直觉、商业逻辑、给定条件清楚之后,要来制定属于你的战略规划。
战略规划不是越多、越强、越快、越漂亮越好,还是要符合自己的定位,落实到组织人文化等,一步步做,这样才不会偏离常识,把企业带上一条正确的道路。
围绕这些,有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可以沟通。比如应该设立更合适的绩效指标。我们曾经投资一个信托理财企业,后来这个企业做的不是很好。
很大的原因,复盘它的考核指标,只考核销售额,没有考核利润等,班子拼命扩大销售额,复星集团非常注重未来的科研投入。
所以,最近在KPI里做了小小的调整,未来所有的企业指标都是利润+科研投入,这两个加起来作为一项,如果只是利润很高,科研投入下来了,没有用,我看重的是科研投入加利润是多少。
第二,非常注重推动内部的竞合。
尤其企业大了之后,为什么会违反常识呢?信息是失真的,做一个项目往往是层层上来,层层汇报,没有内部的竞争机制,很难做到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和资源利用最有效率。
第三,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经常进行复盘。
复星最高的领导机构是全球50位合伙人,最主要的工作要正视做的不好的东西,人性的弱点总是希望听好消息,看好的。
但我们要做的事情,逼迫大家去看那些血淋淋的地方,哪些地方在流血,逼迫自己知道弱点在哪里,这种复盘非常重要。
第四,还有一个工作技巧,可以多一点头脑风暴。
当然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技巧,多用一点沟通的工具。
我现在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非常好的工具上叫钉钉,任何时候、任何人对一个事情发起讨论或者沟通,随时可以把我拉进去,钉钉是很好用的组织工具。